最近几天,我重新看《了凡四训》和稻盛和夫的书,有了切身体察的收获,也才真正对原来不以为然的大道理有了真实感觉。
稻盛和夫有一个成功方程式:人生/工作结果=思维方式×能力×热情。
比如说,你的赚钱能力是80分,很优秀了。你以为你可以实现100万的赚钱目标,如果你的热情不够,才20分,或者你热情也很足,但你的思维方式有偏移,甚至错误,那你的目标是不太可能实现的。
另外美国卡耐基在他的专著《人性的弱点》里总结说: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,有15%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,另外85%归结于他表达思想、领导他人和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。
这里的专业知识,就是一个人的工作做事的能力,其余85%的都是围绕人际关系展开的因素。
放在一起对比,就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:你能否做成一件事,取得一定结果,是受多种多个因素影响的。
因此,我今天在这个富业课堂公众号里,要和读者朋友们分享一个断言:3年级写作水平,也足以改变人生命运。
一、要重新写日记
同样是一个人写的文章,一篇是讲如何月入1万的所谓干货文,一篇是讲如何处理夫妻关系的日记。你觉得,哪篇文章更容易拉近关系?
给你10秒钟思考。
答案,其实没有标准答案。因为2种性质的文章,单独拿出来对比,受众不同结果也不同。但是,结合以上大佬们的人生总结,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第三角度的答案或者选择。
就是,我们可以又写干货文,又输出带有人情味的日记。这样就可以在多个层面去与读者朋友建立关系,拉进关系。
因此,我准备在我另外一个号【钟汉良日记】上,重新开始写日记。因为有太多除了如何赚钱的方法技巧外的东西,值得分享。
为什么你报名那么多课程,最后都一无所获?为什么你做什么项目,都赚不到钱?为什么你做项目,一直在重复做0到1的动作?
这根本就不是表面上看到的赚钱能力,赚钱技巧和方法的问题,而是你的心态、情绪、思维,人际关系等比较不容易用数据衡量的因素等问题引起的。
有的影响,很久远,不是你这几年才如此,可能你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,还在家里嗷嗷待哺的幼儿阶段就形成了。
二、一些成功案例
为什么我敢于说出这样的断言:3年级写作水平,也足以改变人生命运。因为已经有少数人亲身实践拿到了结果。
企业家袁岳在他的《青春不应被浪费》中提到一个细节:
有一次,袁岳在某大学演讲时,他对在座大学生说,“如果你们坚持每一天都写博客,风雨无阻,写满一年。那么,在毕业后,假如找不到工作,我会给你一份工作。”当时听他演讲的有几千名大学生,结果只有五个大学生坚持实现了这一目标。
不过,这其中的四个人对袁岳说,一年下来,他们的意志,还有写作和表达,都提高了很多,自信可以找到适合的工作,并不需要袁岳的帮助。其中,只有一个大学生真的到了袁岳创办的公司工作,在工作中,这个大学生有一个显著的优点,就是听完任何事都能马上写一个汇报提纲。
在讲完这个故事后,袁岳在书中这样总结:任何行动,只要坚持下去形成习惯,就会成为一种技能。
我去年看了一本书《马燕日记》,一个西北农村娃,用小学生3年级水平的写作能力,竟然打动了西方的媒体,因此也改写了马燕的人生命运。
她的日记,换任何一个读过小学的普通人都有条件和能力写出来,就是一个普通贫穷的家庭生活记录,但放在西方人的视角看,就觉得特别新鲜,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生活。
你看,上面提到的无论是那5名大学生,或者是马燕,他们的持续写作,有特别高的写作要求吗?根本就没有,就是把自己每天经历的事情,每天的感受写下来,结果就和其他人拉开了距离。
三、改命系统工程
这几天再看《了凡四训》和稻盛和夫的书籍,让我再一次对自身有了一番反省。比如说,我自以为是学佛的一员,知道很多修身修心的方法和路径,那些词汇记得清楚说得好听,但有几个自己真做到了?
比如,王善人讲的不怨人,讲的就是六波罗蜜里的忍辱或者进一步说是禅定境界。可我反观自己,如果生活和工作顺利,自然不会怨人,但不顺利时,有的时候口里真的也会骂娘。
我这几年为什么会陷入人生低谷,还有做项目为什么不能持续稳定有收入,或者为什么认知明明提高了,可现实结果却还停留在普通人的水平呢?
做人还不会做啊。因此这个改命系统,就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好好改善。错了就错了, 要改!
期待更多人跟着,一起改变不太满意的命运,高兴地迎接更好的明天。赚钱只是顺带的结果。